近期,一笔巨大的融资成功地引起了整个餐饮业的广泛关注,也让这个一度默默无闻的餐饮品牌成为市场的焦点。在今年3月顺利完成首次千万美元融资后,加华资本再次向大众餐饮连锁企业小菜园注资,使得两轮融资的总金额达到了惊人的5亿元。

作为小菜园的独家投资人,加华资本累计投资金额5亿元。对于这笔近年来大众便民餐饮市场的最大融资,小菜园表示,部分资金将用于门店扩张,其余资金用于打造企业后端,即供应链和数字化建设等。

小菜园,总部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是新徽菜连锁餐厅,自2013年成立以来,致力于将小菜园打造成广受顾客认可的百姓“家庭厨房”。拥有283家门店,2020年总收入达25亿元,在中国休闲中式餐厅市场的市场份额为0.7%,排名第二。

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小菜园加快了扩张的步伐,截至目前在全国共有500余家门店,均为直营门店。

小菜园创始人、董事长汪书高表示:“不会做加盟模式,我们求慢热型发展,不打广告、不做营销,以口碑取胜,(口碑)取决于厨师等一线员工。”

谈及小菜园在疫情期间的逆势增长,总经理李道庆认为小菜园自建的物流团队、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菜品的性价比是支持拓店和业绩增长的关键原因。

同时,李道庆表示,小菜园将于2024年开展零售业务。“我的想法很简单,一是在500多家门店里设立小型零售点,二是将近2万名员工变成近2万个营销员,把这项业务逐步做起来。”

图片

“追求极致性价比”,“餐饮界扫地僧”靠什么逆势扩张?

小菜园看似是默默无闻、不起眼的角色,在餐饮行业里却是“扫地僧”般的存在。

小菜园董事长汪书高如是说,创办小菜园的初衷是“希望能提高厨师和服务员的地位,改变他们的命运,让他们做老板”。在“让更多的员工实现梦想”的企业愿景下,小菜园的扩张方式不同于大多数连锁品牌开放门店加盟,而是通过内部裂变即门店合伙人模式、“师徒裂变”机制的方式扩张。

统计数据显示,在小菜园的现有门店中,新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门店占比最多,占比分别为27.58%、22.7%和26.64%,一线城市门店数占比为15.38%。门店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江苏、安徽、上海和浙江是小菜园门店数量排名前四的省市,北京紧随其后。大众点评显示,目前小菜园的北京门店数量约为15家。

关于未来的拓店计划,李道庆向外界介绍,前十年拓店的底层逻辑类似“农村包围城市”,明年的开店计划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已进驻的城市把小菜园的门店“加密、打透”,二是对外扩张。“在今年底,我们成功进军了山东、江西、河南等省份,明年(在进驻新省份、城市上)也会加强”,“对明年暂时还没有具体的量化开店目标,但肯定会比2023年开得多。”查阅大众点评发现,小菜园的客单价在50~80元的价格区间内。

“我认为(开餐厅),好吃、不贵是最重要的”,汪书高在接受采访时屡屡提及对价格带如此定位的原因,“我最近一周跑了5个省份去看门店,觉得2024年还能有更多举措去追求更高的、极致的性价比。”

美团发布的《2022新餐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通过对2021年大众点评用户餐饮相关评价内容分析发现,“好吃”是消费者提及率最高的关键词,其次就是“性价比”。

在李道庆看来,性价比的优势也是小菜园在疫情期间逆势扩张的一大原因。此外,他认为自建物流团队和小菜园的供应链能力也至关重要。

图片

打开新零售市场,小菜园未来怎么走?

小菜园在早年间就认识到了供应链的重要性。

李道庆向记者介绍,小菜园一早就成立了菜品研发中心,实施标准化统一管理。此后,小菜园又成立专属供应链公司,构建起了集采购、加工、仓储、配送为一体的大型物流供应链体系。在2020年正式组建安徽小菜园控股有限公司后,小菜园将一线门店与后勤供应链合并为集团式企业。

“目前全国有12个分仓,走产业链标准化路线,菜品现炒的原则不会变。一个分仓会辐射它周边40~60家门店,”李道庆表示,为了保障门店端的供给,小菜园的供应链是根据周边门店数量建设的,“加华资本的投资部分将用于门店扩张,其他都用于后勤的建设和加工厂等后端扩展。”

为了菜品标准化,小菜园在供应链工厂对调味料包进行加工和生产。

与此同时,李道庆向记者透露,小菜园将在2024年对外打开零售产品的销售,布局新零售市场。“不仅让供应链进一步赋能,小菜园的500多家门店也将有望拓展功能,成为推广好食材的‘小超市’。”

汪书高表示,小菜园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标准化为前提、数字化为动力、智能化为手段、工业化为方向,全力服务于刚需高频且快速增长的大众便民餐饮需求,将小菜园打造成广受顾客认可的中国百姓“家庭厨房”,成为百姓家的“小菜园”。

图片

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处仅作分享学习使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做删除处理。如需引用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注微信

和美好打个招呼

添加企业微信

了解最新活动及商务合作

返回
顶部